<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質量管理 » 質量管理綜合 » 正文

    車間、倉庫的“五距”到底是哪“五距”?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1-11  來源:食品質量管理公眾號  作者:食品論壇網友整理
    核心提示:車間、倉庫的“五距”到底是哪“五距”?
       做好生產車間、倉庫的設備、貨物規劃與擺放,預留出必要的消防通道,可以確保車間內的員工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快速逃生以及倉庫發生突發情況時,救援人員能夠快速、準確的到達起火點進行有效處置。
     
    一、倉庫為什么要劃出清晰的“五距”標線
     
      倉庫“五距”是指:頂距、燈距、墻距、柱距、垛距。
     
      1、頂距
     
      指堆貨的頂面與倉庫屋頂面之間的距離,
     
      一般為30厘米以上
     
      (人字形屋頂,堆貨頂面以不超過橫梁為準)。
     
      “頂距”的作用:如發生火災貨物燃燒時,可防止大火直接燃燒至屋頂,導致房屋起火。
     
      2、燈距
     
      指倉庫內固定的照明燈與貨物之間的距離,通常大于50厘米。
     
      “燈距”的作用:防止照明燈過于接近貨物時燈具產生的熱量將貨物引燃。
     
      3、墻距
     
      指墻壁與堆貨之間的距離,一般為50厘米以上。
     
      “墻距”的作用:便于通風散潮和防火,如發生火災,可供消防救援人員出入。
     
      4、柱距
     
      指貨堆與屋柱的距離,一般為30厘米。
     
      “柱距”的作用:發生火災導致貨物起火后,如果貨物緊挨著柱子,大火會對柱子直接灼燒,導致柱子的結構發生變化,逐漸尚失對房屋的承重,最后可能造成房屋整體垮塌。
     
      5、垛距
     
      指貨堆與貨堆之間的距離,一般為100厘米。
     
      “垛距”的作用:為了防止貨物混淆,也便于通風檢查,一旦發生火災,便于搶救、疏散物資。
     
      同時,還要注意:倉庫內的貨物在堆放時,不得圈占、堵塞消防設施,并應與倉庫內的電氣線路保持安全距離!倉庫內主要通道的距離不少于2米!
     
    二、生產車間為什么要劃出清晰的“疏散通道”標線?
     
      企業生產車間內的地面應清晰的劃出“疏散通道”標識線,疏散通道寬度應根據疏散人數計算確定,但最小凈寬度不小于1.4m。
     
      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不得埋壓、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間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疏散通道”的作用:各企業要清醒的認識到,生產車間內劃出清晰的“疏散通道”,可以確保車間內的員工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快速逃生!!!
     
    三、生產車間內應這樣規范“劃線”
     
      車間內的每一臺機械設備和功能區域都有自己的“指定位置”
     
      生產車間區域明朗,“各有各的位置”
     
      每個工位都嚴格規范位置
     
      這個相信許多企業都有吧,看看人家的手動叉車是怎么停放的。
     
      連滅火器這種不起眼的“小東西”都有自己的“地盤”
     
      消防栓和電箱前面不能被圈占和堵塞,這樣劃了線,誰還敢亂在前面堆雜物嗎?
     
      企業生產車間、倉庫劃出清晰的“疏散通道”和“五距”標識線就是對企業自身負責、對員工負責!
    編輯:foodqm

     
    分享:

    食品伙伴網質量服務部為您提供專業的SC咨詢指導、企業標準備案、供應商審核、FDA注冊咨詢、ISO9001、ISO22000、HACCP、有機食品認證等服務。
    聯系電話:0531-82360063
    電話/微信:15269187106


    HACCP聯盟

    食品質量管理
    關鍵詞: 車間管理 五距 倉庫
    [ 網刊訂閱 ]  [ 質量管理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質量管理
    點擊排行
    收縮

    在線咨詢

    • 0531-82360063
    • 郵箱
  • 聯系人
  • 聯系人

     
     
    Processed in 0.361 second(s), 173 queries, Memory 1.7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