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巧克力專題 » 正文

    國產巧克力為何難入口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7-13
    核心提示:我國巧克力生產品種單一、檔次低,人均消費水平不及西方國家的1%。說起香濃的巧克力,如今在中國市場已是洋貨一統天下的局面,國產品牌將市場拱手相讓的狀況令人擔憂。這是剛剛召開的首屆中國可可及巧克力制品國際研討會上傳出的信息。據調查,我國巧克力生產能力超過1

     
         我國巧克力生產品種單一、檔次低,人均消費水平不及西方國家的1%。說起香濃的巧克力,如今在中國市場已是洋貨一統天下的局面,國產品牌將市場拱手相讓的狀況令人擔憂。這是剛剛召開的首屆中國可可及巧克力制品國際研討會上傳出的信息。據調查,我國巧克力生產能力超過10萬噸,但實際生產量不足6萬噸,品種單一、產品檔次低,人均消費水平不及西方國家的1%。中國焙烤業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朱念琳介紹說,80年代,全國各地從國外引進巧克力生產線30多條,但很多缺少后續的機械設備和生產條件,長時間沒有更新換代產品,加之基礎原料檔次低,研發力量薄弱,產業落后面貌一直無法改變,最終與主流市場漸行漸遠。而從90年代初起,外資與合資企業長驅直入闖入巧克力市場。他們技術設備一流,生產管理上乘,產品品質明顯優于國產品牌,新的品質與新的形象為我國巧克力市場樹立了新的品質評價標準。國產品牌愈加步履艱難,市場幾乎被全部分割。與會專家預測,未來5至10年,我國巧克力市場將面臨巨大商機。國產品牌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原料優質化,生產專業化、系列化、規范化、標準化,樹立與恢復國產巧克力制品在消費者心中應有的地位,加速與國際標準的接軌。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293 second(s), 367 queries, Memory 1.7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