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烹調常識 » 正文

    怎樣吃油有了新說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6-02

        在食用油的問題上,人們所做的研究不少,也得出不少結論,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界發現有些結論有片面之處,甚至被完全否定。

      植物油也不能吃太多

      以往認為,植物油多含亞油酸,健康人應多食用植物油,患心血管病的人更應多食。但就最新的研究證實,亞油酸的功用受到質疑,科學界對它的評價降低了。日本醫學研究專家認為:亞油酸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只是暫時的,從長期來說,如果食用過多反而會導致血栓癥,引起心肌梗塞等癥。

      肥肉對身體也有益

      許多研究都認為,動物性脂肪特別是豬肉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食用肥肉過多是導致“壞”膽固醇水平增高的主要原因。但另一些科研機構研究得出,肥肉對人體也有益,食用肥肉,甚至可以防止膽固醇堆積、血小板凝聚。

      食用多種油有益健康

      關于某些油脂對人體健康有益而無害,或是光有害而無益的說法都是片面的。法國人的健康水平較高,這種積極效應多得益于食用油的多樣化。法國人的食油說明一個問題,食油種類越廣,對人體健康越有益。法國人對吃油的選擇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

      橄欖油營養價值最高

      人們日常的用油,主要是烹飪用油。這類油多分為植物油脂和動物油脂兩大類。在植物油類中,營養和健康價值較高的是橄欖油。橄欖油被認為是迄今所發現的油脂中最適合人體營養的油脂。

      烹飪得法的肥肉是長壽食品

      動物油中,國人最容易得到的是豬油。豬油中含有過多的飽和脂肪,但也含有能夠降血脂、防止膽固醇堆積的四烯酸,這些作用卻是植物油所沒有的,但食用肥肉又意味著攝入飽和脂肪。要克服這一弊端,重要的在于烹飪得法,烹飪得法的肥肉是一種長壽食品。有專家通過化驗發現,豬肉經過慢火煮1—2小時,其中的飽和脂肪酸減少30%—50%,不飽和脂肪酸成倍增加。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821 second(s), 719 queries, Memory 2.4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