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理學 » 正文

    牙齒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10-13

      人體最硬的器官,除擔負切咬、咀嚼等功能外,還起保持面部外形和輔助發音等作用。牙齒可分為切牙(門牙)、尖牙(犬牙)、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臼齒)4種。每個牙齒均由露在牙槽骨外的牙冠和長在牙槽骨內的牙根,以及牙冠、牙根之間的牙頸組成。牙齒的主要構成物質為牙質(牙本質),外面包有牙釉質(在牙冠部分)和牙骨質(在牙根部分)。牙骨質外還有由纖維組成的牙周膜,把牙齒固定在牙槽中。牙的中央有牙髓腔,內充滿牙髓,并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人一生要萌出兩次牙齒。第1次萌出的叫乳牙,上下頜左右側各5個,共20個,由出生后6個月開始至3歲左右長全。67歲時乳牙開始脫落。第2次萌出的叫恒牙,上下頜左右側各8個,共32個。67歲時萌出第1磨牙,并開始更換乳牙;至1314歲乳牙全部換完。但第3磨牙(又稱“智齒”或“盡頭牙”)要到20歲左右才生長。臨床上為了便于記錄,以一個“+”形符號來表示上下頜左右側的牙位,以羅馬數字Ⅰ~Ⅴ表示乳牙,阿拉伯數字18表示恒牙。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28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