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醫學 » 正文

    玫瑰糠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29

      玫瑰糠疹是一種常見的自限性炎癥性皮膚病。發病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但未得到證實。表現以橢圓形玫瑰紅色斑疹、覆有糠狀鱗屑、好發于軀干和四肢近端為特征。 本病春秋季節好發,多見于青少年,一般4-8周可自行痊愈,很少復發,但少數患者病情遷延難愈。

    臨床表現
      1.皮損為橢圓形或圓形玫瑰色斑疹,其長軸與皮紋走向一致,有的皮損呈環狀,表面覆有糠狀鱗屑; 2.母斑:初起的單個較大損害; 3.子斑:多量,甲蓋大小斑疹,好發于軀干和四肢近端,散在分布; 4.自覺不同程度的瘙癢; 5.部分患者伴有全身不適、頭痛、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診斷依據
      1.多量橢圓形或圓形玫瑰色斑疹,長軸與皮紋走向一致,表面覆有領圈狀鱗屑; 2.散在分布于軀干和四肢近端; 3.有不同程度的瘙癢。

    治療原則
      1.抗過敏,止癢; 2.維生素類; 3.紫外線療法; 4.外用溫和止癢藥; 5.中醫治療; 6.氧氣療法; 7.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可用抗生素。

    用藥原則
      本病一般可經4 ̄8周自行痊愈,但自覺癥狀嚴重者需用抗組胺藥、維生素類等,重癥者可注射維生素C、葡萄糖酸鈣、癢苦樂民、硫代硫酸鈉等,病程長期遷延者可使用少量皮質類固醇激素;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可酌用抗生素;皮損頑固或泛發者可選紫外線療法。 注意避免各種刺激,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不可外用刺激性強的外用藥物。

    輔助檢查
      對有全身癥狀者可行生化、X線拍片檢查,對可疑性病患者必須進行梅毒血清學檢查,以排除Ⅱ期梅毒。

    療效評價
      1.治愈:癥狀體征消失; 2.好轉:癥狀體征好轉,皮損由多變少; 3.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3.642 second(s), 675 queries, Memory 2.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