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物理學 » 正文

    核聚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9-20

    核聚變是使很輕的原子核在異常高的溫度下合并成較重的原子核的

    聚變反應為例:

    根據公式 ΔE=Δmc2

    1.00867g·mol-1,所以

    Δm={(4.0001501.00867-2.013553.01550 g·mol-1

    -0.01888g·mol-1

    ΔE=Δmc2=(-0.01888g·mol-1)×(2.9979×108m·s-12

    -1.697×1015g·m2·s-2mol-1

    -1.697×109kJ·mol-1

    對于1.000g的核燃料來說,因H-2H-3的摩爾質量分別為2.0143.016g·mol-1,所以

    1g U-235的裂變能(8×107kJ)還要大。即1g燃料核聚變所產生的能量約為核裂變相應能量的4倍。

    核聚變反應也稱為熱核反應。氫彈爆炸也是熱核反應。不過,氫彈的能量不是逐步放出來的,而是以爆炸的形式一下子放出來的。所以,利用這些能量就很不容易。如果能夠控制核聚變反應,使能量逐步釋放出來。那么,就可以利用核聚變能來發電,這就是受控核聚變反應。

    實現受控核聚變反應,先要將氘、氚等核燃料加熱到很高的溫度(大約要1億度以上),在這樣高的溫度下,氘、氚等氣體原子將全部發生電離,變成帶正電的離子和帶負電的自由電子,這種由離子和電子組成的氣體稱為等離子體。等離子體的溫度越高,密度越大,約束時間(維持高溫的時間)越長,放出的能量就越多。當溫度達到臨界時,放出的能量足以加熱下一次添加的氘氚燃料,聚變反應就可以持續下去,這時就稱為受控核聚變的“點火”。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99 second(s), 211 queries, Memory 1.3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