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海洋生物擷趣 » 正文

    龍蝦“迷途知返”靠什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6-12
     

      許多動物利用地球磁場來導航和定位,例如蜜蜂、信鴿、海龜、彩虹鱒魚、鮭魚、蠑螈等。動物也可以利用地磁場信息來歸家或遷徒。而磁場感應大致分為兩種:簡單羅盤和地磁地圖。前者就是用來判辨東西南北用的,后者則利用地磁磁偏角和磁場強度在地球各地理區域的差異而核準定位以得知其位置。研究動物磁場感應是個老題目,可是困難度頗高,所以迄今仍是動物最難解的感官之謎。許多動物也只有在活動時才表現出磁場感應之行為,使實驗設計頗具挑戰性。

      眼斑龍蝦(Panulirus argus)如果不是上了美國人的餐桌,就是潛藏在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溫和的海域,進行季節性遷徒,最遠可達200干米。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的隆赫曼等人在幾年前在海底利用磁線圈所作的實驗顯示龍蝦能在漆黑而無水流線索的海底利用磁場羅盤感走動。

      隆赫曼的實驗顯示,當龍蝦放在被捕處12至37千米遠的地方,在運送過程中,它們的視覺和嗅覺線索都被除去,然而在釋放后它們總是朝被捕的方向前進。就算在運送過程中利用磁鐵來干擾其地磁羅盤感,它們還是不會迷路。因此龍蝦顯然是有地磁地圖感。

      最后隆赫曼在同一個地點利用改變磁偏角和磁場強度來轉換地磁位置,結果龍蝦正如預期的那樣--利用地磁地圖來判斷位置。之前發現有地磁地圖感的動物都是脊椎動物如鳥、海龜和蠑螈,而無脊椎動物的地磁地圖感還是首次發現。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8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