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水稻受淹后易發生霜霉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8-15  來源:益農信息網
    核心提示:近幾年水稻霜霉病在本地常有發生,其主要原因是水稻生長期遇連陰雨天氣,低洼處的秧苗受淹,容易發病。現將其癥狀、發病規律和防治措施簡要介紹如下。
    近幾年水稻霜霉病在本地常有發生,其主要原因是水稻生長期遇連陰雨天氣,低洼處的秧苗受淹,容易發病。現將其癥狀、發病規律和防治措施簡要介紹如下。

        水稻霜霉病又稱黃化萎縮病,水稻在秧田后期開始表現癥狀,分蘗盛期癥狀明顯。病株矮縮,葉色淡綠,葉片上產生圓形或橢圓形黃白色小斑,常連成線狀。心葉黃白色,扭曲,不易抽出。受害葉鞘略松散,表面產生皺折或扭曲。病株分蘗減少,重病株不能孕穗,輕病株能孕穗但不能抽出,包裹于劍葉葉鞘中,或從其側拱出成拳狀,穗小不實、扭曲畸形。該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殘體或土壤中越冬,次年溫濕度條件適宜時病菌產生游動孢子進行侵染,借流水傳播。高濕條件下或秧苗受淹發病重。

        水稻發生霜霉病后沒有有效藥劑可以防治,在發病初期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隔7~10天再噴一次。對水稻霜霉病,生產上主要應采取綜合措施預防。選擇地勢高的田塊做秧田,建好排灌系統,防止稻田受淹。苗期要拔除病株,清除田邊雜草。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水稻 受淹 發生 霜霉病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278 second(s), 328 queries, Memory 1.7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