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玉米遇澇災怎樣補救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06
    核心提示:玉米是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澇的作物。土壤濕度超過最大持水量80%以上時,玉米就發育不良,尤其在玉米苗期表現更為明顯。
           玉米是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澇的作物。土壤濕度超過最大持水量80%以上時,玉米就發育不良,尤其在玉米苗期表現更為明顯。玉米種子萌發后,澇害發生的越早受害越重,淹水時間越長受害越重,淹水越深減產越重。一般淹水4天減產20%以上,淹沒3天,植株死亡。玉米出現澇漬害以后應盡快采取補救措施,將損失降至最低程度。

    排水降漬。要疏通田頭溝、圍溝和腰溝,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降低土壤濕度,達到能排、能降的目的。

    中耕松土。降水后地面泛白時要及時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結,促進土壤散墑透氣,改善根際環境,促進根系生長。倒伏的玉米苗,應及時扶正,壅根培土。

    早施苗肥。要及時追施提苗肥,大喇叭口期每畝追施尿素20公斤。對受淹時間長、漬害嚴重的田塊,在施肥的同時噴施高效葉面肥和促根劑,促進恢復生長。

    加強病蟲害防治。澇后易發生各種病蟲害如大小斑病及玉米螟等。噴施葉面肥時,可同時進行病蟲害防治。防治紋枯病可用井岡霉素或多菌靈噴霧,噴藥時要重點噴果穗以下的莖葉;防治大小斑病可用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7~10天一次,連續2~3次。防治玉米螟應在拔節至喇叭口期用殺蟲雙水劑配成毒土或用辛硫磷灌心。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玉米 澇災 補救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220 second(s), 361 queries, Memory 1.8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