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晚播小麥春管要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15
    核心提示:晚播小麥大多于寒露后播種,冬前只能長出3-4片葉,分蘗很少發生或沒有發生,吸收能力較差,養分積累不足。因此,晚播小麥除在播種時注意四促一補外,春季管理尤為重要。
    晚播小麥大多于寒露后播種,冬前只能長出3-4片葉,分蘗很少發生或沒有發生,吸收能力較差,養分積累不足。因此,晚播小麥除在播種時注意四促一補外,春季管理尤為重要。今年,由于小麥茬水稻直播面積相對較多,播期推遲到10月20日以后,晚播小麥面積增多,因此要抓住明年春季管理這一關鍵時期,根據苗情、地情,合理運用促控措施,以彌補晚播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一、晚播小麥春季發育特點。晚播小麥在春季氣溫回升后,穗分化加快,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的生長速度快,與適期播種的小麥同時進入拔節期,偏春性品種表現得更為明顯,由于晚播麥冬前分蘗少或無分蘗,因此,春季分蘗成穗率提高,對于播量偏少,基本苗不足的麥田,爭取小麥春季分蘗成穗,是一項重要的增產措施。

    二、合理運用促控措施

    1、劃鋤松土。由于土壤在冬季凍結期間,下層水分陸續上升并凝結于凍土層,開春后土壤自上而下化凍時表層積有大量水分,這時如不注意劃鋤,水分會大量散失。劃鋤具有保墑、增溫、促苗早發、通氣、除草和促根下扎等多種作用。劃鋤時間在返青前后,氣溫回升至3℃時即可進行。

    2、適時追肥澆水。晚播麥由于播種晚,苗小,僅以主莖或帶有數量極少的分蘗過冬。返青后,分蘗能力極強,春生蘗增長速度快,應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相應措施:一是群體小、基本苗不能滿足成穗要求,需要爭取一定數量分蘗成穗的麥田,宜在麥苗起身前運用肥水,以促蘗成穗;二是播量較大、基本苗多,以主莖成穗為主的麥田,群體達到了成穗要求,肥水應推遲到拔節后進行,以控制春季分蘗數量,加速分蘗的兩極分化。一般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20千克。需要注意的是,各類晚播麥田,除嚴重脫肥脫水地塊外,為促進春季地溫回升,一般不施返青肥水。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晚播 小麥 春管 要點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671 second(s), 351 queries, Memory 1.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