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黃鱔養殖的水溫控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12-19  來源:江蘇農業信息網
    核心提示:黃鱔“發燒”,主要發生在高密度養殖和長時間運輸過程中。由于密度大,運輸時間長,體表粘液被水中微生物分解發酵,大量耗氧,放出熱量,以致水溫劇增(可高達50℃),從而使水質污染,底層黃鱔掙扎纏繞成團致死,死亡率有時可達90%。
    黃鱔“發燒”,主要發生在高密度養殖和長時間運輸過程中。由于密度大,運輸時間長,體表粘液被水中微生物分解發酵,大量耗氧,放出熱量,以致水溫劇增(可高達50℃),從而使水質污染,底層黃鱔掙扎纏繞成團致死,死亡率有時可達90%。
      在黃鱔池內,混養少量泥鰍,吃掉殘鉺,并通過泥鰍上下游動,防止黃鱔相互纏繞。如果發病,向發病池內潑灑硫酸銅,每立方米水體用藥0.7克。中藥治療,每立方米水體用大蔥100克,食鹽50克,桑葉15克,搗成汁均勻潑灑,每天2次,連用2~3天。運輸前,先蓄氧,且要勤換水,盡可能使黃鱔體表、口中泥沙及排泄物除凈。運輸途中,應根據溫度的高低,掌握換水時間,氣溫23℃~30℃時,每隔6~8小時徹底換水一次。溫度高,換水間隔時間相應縮短。也可施放抑菌藥物,每100公斤水投入青霉素120萬單位,能起到較好的預防效果。
      黃鱔“感冒”,多因換水時水溫過低所致。池水溫度驟降,黃鱔一時不能適應,易感冒,嚴重時黃鱔死亡。所以,換水時不能用水溫過低的水源,防止換水前后池水溫差過大。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黃鱔 養殖 水溫 控制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44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9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