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小尾寒羊重在改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5-31
    核心提示:小尾寒羊是河南省綿羊中的當家品種,據了解,小尾寒羊飼養量約占河南省羊存欄量的1/5。在河南省,小尾寒羊主要分布在黃河以北地區,如安陽、鶴壁、焦作、新鄉、濮陽等地,尤其是臺前縣的飼養量最大。由于小尾寒羊具有很多優良特性,其市場銷售也較前幾年有所好轉,
      小尾寒羊是河南省綿羊中的當家品種,據了解,小尾寒羊飼養量約占河南省羊存欄量的1/5。在河南省,小尾寒羊主要分布在黃河以北地區,如安陽、鶴壁、焦作、新鄉、濮陽等地,尤其是臺前縣的飼養量最大。由于小尾寒羊具有很多優良特性,其市場銷售也較前幾年有所好轉,且價格適中,深受越來越多的養羊戶喜愛。 
      小尾寒羊屬肉毛兼用型品種,目前主要是以肉用為主,毛用價值不是很大。 
      該羊具有體格高大、早熟、繁殖率高、多胎高產、四季可發情配種、適應性較強等優點,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點。第一,盡管其體格高大,但產肉性能不是很好,主要是其軀體狹窄,前胸不發達,后軀不豐滿,肋骨開張也不夠,腿長且細,因而直接影響著它的產肉性能的發揮;第二,其產毛量低且為異質毛,不符合毛紡原料的要求。
      為了提高小尾寒羊的產肉性能和羊毛質量,發揮出它的最佳經濟效益,除了采用本品種間的選育和科學的飼養外,還需要導入外血。 
      也就是說,要用外來品種進行雜交改良,通過導入外血來克服該品種的某些缺點,進一步提高其生產性能。目前,河南省已有部分地方利用無角陶賽特、美利奴、夏洛來等公羊改良小尾寒羊。雜交試驗結果表明,其雜交優勢非常明顯。據原陽縣青草地牧業有限公司試驗,利用無角陶賽特公羊與當地小尾寒羊母羊雜交,在一般飼養條件下,無論公羔或母羔均比小尾寒羊羔羊生長速度快,6月齡體重平均可達45公斤。同時,產羔率又遺傳了小尾寒羊一胎多羔的特點,產羔率達270%左右。另據中國農科院蘭州畜牧研究所試驗報道,進行二元雜交(無角陶賽特公羊×小尾寒羊母羊)的一代雜交羊6月齡胴體重為24.2公斤,比8月齡小尾寒羊胴體重6.13公斤,胴體凈肉率為79.11%,多產凈肉4.85公斤。如按每公斤羊肉13元計,則每只6月齡雜交羔羊比每只8月齡小尾寒羊羔羊多收入63.05元。 
      由此可見,導入外血進行雜交改良是提高小尾寒羊經濟效益的最佳途徑。為此,建議小尾寒羊飼養區(除保種區外)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雜交改良,有條件的公司和場家可直接購買種羊進行本交或利用人工授精技術進行雜交改良。
     
    分享:
    關鍵詞: 小尾寒羊 改良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43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9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