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回答 (3)
“純天然”已成為食品企業常見的賣點之一,經常出現在各種食品的包裝上。記者在北京城鄉接合部一處大型農貿市場走訪時發現,有許多大米、山茶油等產品的包裝上印有“純天然”、“無污染”字樣,有的企業甚至還模仿國家相關認證標志,給自己的商品印上了醒目的綠色、圓形的“純天然”字樣,讓人誤以為是國家權威機構的認證標志。
記者了解到,許多消費者認為“純天然食品”就是“綠色食品”,覺得這種產品質量比較好。其實,“純天然食品”并不等同于“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純天然食品”這種說法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專家提醒消費者選購時不要被“純天然”字樣所誤導。
國家標準中并無“純天然”這一項
據國家標準化研究院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我國的產品標準中, 還沒有“純天然”這一項。目前一些企業在其商品外包裝上打出的“純天然”字樣,只是他們自行推出的宣傳用語,并非國家權威機構的認證標志。而有些商家利用“純天然”作為宣傳手段,讓消費者誤以為它是“綠色、無污染”的優質產品,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記者就包裝上的“純天然”字樣打電話詢問某大米廠家時,其工作人員也承認,該產品并未經過相關認證,其包裝上的“純天然”字樣屬于對產品的形容或說明,是一種宣傳手段。
“純天然”也可能有毒、有害
中國農業大學植物學博士陳宏宇女士認為,“純天然”并不能等同于“健康”、“安全”。首先,天然食物不都是“純”的,植物在其生長過程中會從其賴以生存的環境中吸收被現代文明污染了的空氣和水,從而失去“純潔”。而且,隨著現代社會農藥、化肥越來越廣泛地被使用甚至濫用,這種情況更加普遍,這種自然狀態下生長起來的植物雖可稱為“天然”,但難保其純凈、安全。
其次,食物有無毒性不能以其是否“純天然”來判斷,即使生長環境沒有受到污染,天然生長的植物也不一定無害。為抵抗病蟲害,相當一部分植物本身會產生一些有毒的化學物質,如生物堿等。自然界中原本有毒或可產生毒素的生物一直威脅著人類的健康,例如扁豆中含有皂素和植物血凝毒素,需煮熟才能食用;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堿,要經過加工才能食用,適當的加工可以消除這些毒素,F代生活中純天然的食品比較少,人類正是依靠食品加工技術的進步,使得許多不可食用的純天然植物成為安全的食品,所以不能簡單的認為純天然食品就一定優于加工過的食品。
此外,化學物質也并非全都有害,只要是嚴格按標準生產和使用,化肥、農藥對農作物的生長是有利的,不會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損害。
我國有嚴格的食品認證體系
我國對食品的生產有嚴格的界定標準,并需要權威機構的認證。經國務院批準,農業部在2001年4月啟動了“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并確立了“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的發展戰略。
無公害食品是按照相應生產技術標準生產的、符合通用衛生標準并經有關部門認定的安全食品。嚴格來講,無公害是食品的一種基本要求,普通食品都應達到這一要求,是政府為保證廣大人民群眾飲食健康的一道基本安全線。無公害食品完全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飲食健康的基本要求,可以放心購買、食用。
綠色食品是我國農業部門推廣的認證食品,分為A級和AA級兩種。其中A級綠色食品生產中允許限量使用化學合成生產資料,對AA級綠色食品的要求則更為嚴格。從本質上講,綠色食品是從普通食品向有機食品發展的一種過渡性產品。
有機食品是指以有機方式生產加工的、符合有關標準并通過專門認證機構認證的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有機農業生產是在生產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等物質,不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為手段。有機食品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在生產上要求定地塊、定產量。
這三種產品的包裝上都有規范的標志、認證編號以及廠名、廠址及認證的有效期限。而所謂的“純天然食品”則純屬商家自己為其產品戴上的美麗光環,未經過任何檢驗和認證,無實質意義。
亂用“純天然”字樣將受處罰
亂用“純天然”字樣屬違法行為。2004年11月5日,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2005年4月1日實施的《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未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產品,不得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及標簽上標注‘有機產品’、‘有機轉換產品’和‘無污染’、‘純天然’等其他誤導公眾的文字表述!边`者將受到“責令改正,并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的嚴厲處罰。
“純天然”食品是指在自然環境下生長的食品,并不完全代表潔凈、衛生。如許多天然植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毒性,用得適量可發揮正常作用,而過量則會產生不良后果。同時,天然物質也不都是“純”的,即便是對人類有益的野生植物,在生長過程中也難免受到污染,從而失去“純潔”。因此,市場上名目繁多的“純天然”食品,其實只是經營者或廠家的一種促銷手段,消費者選購時只可把“純天然”的說法作為一種參考。
純天然”已成為食品企業常見的賣點之一,經常出現在各種食品的包裝上。記者在北京城鄉接合部一處大型農貿市場走訪時發現,有許多大米、山茶油等產品的包裝上印有“純天然”、“無污染”字樣,有的企業甚至還模仿國家相關認證標志,給自己的商品印上了醒目的綠色、圓形的“純天然”字樣,讓人誤以為是國家權威機構的認證標